第601章:一切官营转私营-《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若是让其沦落到他人之手,保不准便就把火药给开发了呢?

    到时候难道还要来一场炮火轰击洛阳,感谢皇帝开源吗?

    他们可是知道,那些接手了官营工坊的,都是世家豪强。

    那些家伙对于暗衰已久的朝廷,

    可不会有多少的敬畏和忠诚。

    “岂能让大汉沦落到那样的地步!”

    就这样,

    几个老头跪在皇宫门前,嚎哭起来。

    皇帝没有搭理他们,

    大多官员也没有搭理他们。

    开玩笑,

    伏阙哭诉,这是士人博取名望的重要途径,

    这几个玩格物的,也配做大汉的忠臣、良臣、贤臣呢?

    哼!

    不在太学里安生的种地刨木头养活自己,

    跑来皇宫门口挡路干什么?

    司隶校尉曹嵩见状,却是有些心软的。

    他因着父亲是宦官的缘故,也一直被清流看不起,在官场上受到排斥。

    能够一路当官当到如今的职位,还是靠了父亲的运作。

    只是前些年,

    曹腾去世,曹嵩在朝堂上没了最大的依靠,身边也没几个熟悉友好的同僚,心中便生出了些许的迷茫疲惫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心境,

    与顺帝之后的太学先生们,又何其相似!

    而且曹嵩小时候,也在太学读过书。

    那里小孩子多,不像大人那样,满是阴暗的心思,

    加上皇帝重视,老师们也用心,让曹嵩也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少年求学时光。

    就是曹嵩不爱学习,没有读书的天赋,成绩一直不好,还欺负过同学……被叫过好几次家长。

    但总的来说,

    曹嵩对太学的印象,还是挺好的。

    现在变成了丑陋的大人,混迹在朝堂这种地方,

    乍然遇到少年时的人与事,便不免有几分触动生出。

    于是曹嵩踟蹰了一会儿,

    最后走到了那跪地流泪的老先生身边,对他们说:

    “陛下之所以这么做,无非是想为府库增收。”

    “我愿意资助一些钱财,免去你们的烦恼。”

    老先生自然是欢喜感激的。

    久久不能得到皇帝的回应,他们心中已经凉了许多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竟然还有柳暗花明的机会。

    而皇帝那边,

    收了曹嵩的钱,自然也不再去搭理工坊。

    他做生意,一向是诚信为本。

    如今工坊被曹嵩买下,又转赠给太学的那些老东西,这是他们双方之间的事,与朝廷无关。

    皇帝也不会因着“太学是朝廷的,工坊是太学的”,再把工坊转卖一遍,做出一货卖二主的无信誉之事。

    他只是欣赏着自己这段时间,迅速积累起来的宝库,随口询问身边的中常侍张让道:

    “曹嵩能够做出如此之事,可见花费的钱财,对他而言,并非什么值得犹豫的数目。”

    张让深知皇帝的喜好,当即便回道:

    “曹腾在时,凭借着顺帝、桓帝的亲近信任,收取过大量贿赂。”

    “他这个儿子继承了家业,也继承了这样的本事,自然是不缺钱的。”

    皇帝于是拿起一枚新铸的金饼,轻轻摩挲着火焰遗留在黄金身上的痕迹,感慨的说道:

    “一个宦官,一个宦官的儿子,两代人而已,就能攒下来这么多的钱……”

    也不知道那些从前汉一路传承下来的世家,又给自己储备了怎样的富贵。

    “果然,做生意还是得做大生意!”

    而做大生意的根本,就在于先登上高处的位置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

    河间郡的小小亭侯,哪能跟列坐洛阳的权贵们谈笑风生呢?

    “要想点办法,从那些世家豪强手中掏钱出来!”

    “太平道的书写得不错,小民百姓受了那么多苦,还能压榨多几个钱?”

    “从他们口袋里掏东西,花的精力多而收入少,实在是不值当!”

    “只有赚世家的钱,才能让我痛快!”

    刘宏在心里暗暗想到。

    做皇帝自然要有做皇帝的目标,

    还在河间郡时,

    刘宏琢磨自己的情况,的确要跟小民打打交道。

    可现在他在洛阳,是皇宫的主人,是国家的主宰,

    就不能只盯着小钱了。

    而就在皇帝享受与黄金的独处时光时,

    曹嵩下朝回家,发现儿子曹阿瞒又在外面,跟一群狐朋狗友玩了个灰头土脸,没有一点学习过的迹象,当即怒火大起,追着他就是一顿打。

    性格顽劣的曹操,对父亲还是有些畏惧的。

    见到曹嵩拿着棒子追打过来,当即发挥少年肢体灵活的优势,翻墙而走,只留给父亲一个背影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